龙狮舞,气象生。在老广“年廿八洗邋遢”的这天(19日),广州市中心区的花街、集市全部鸣锣开张。买年货新衣、炸煎堆油角、贴挥春对联…… 花市全开把连日来铺垫的年味一步步推向高潮。
新中轴线,天河花市19日上午开幕,广场宽大,龙狮表演吸引很多观众。
老中轴线,西湖路花市是广州中心花市所在。今年“岭南第一楼”的牌楼设计加上古装表演的开幕式,气质满满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因新冠疫情影响,迎春花市由停办到重开,正验证着冬去春来社会消费层面强劲反弹的势头。消费数据只跃动在纸面上,但花街集市上的孩童的笑脸、消费者砍价声、情侣们的拥抱那是直观而充满温度。
广州的花街也延续了前期疫情防控阶段的一些做法。多点开花,有整有零。除了每个区都有中心花市外,延伸落点到条件许可的广场和街区空间,方便市民就近消费。而在几个中心花市,牌楼各有各抢眼,实施有效人流控制;并更高度融合了非遗产品、龙狮表演等,使凑热闹、爱人气的市民有更立体的年味儿。
老荔湾,古朴书院陈家祠外广场。
老越秀,西湖路花市连接着北京路街区,骑楼内外。
天公作美是主基调之一,从年廿六开始周边城区的花街陆续开放到市中心五大花市(荔湾、越秀、天河、海珠、白云)全开,前期冷空气到货一扫“回南天”的湿气,气温急降后缓缓回升,白天20摄氏度左右,晚间15摄氏度上下,冬阳和微微北风让市民逛花街体感超棒。
市中心北部白云花市,花街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之一。桃花,白云区特产,也是广州人新年客厅的必备之选。
天气好,逛花街细心看,慢砍价,理性老广的日常。
花市打卡,也是社会组织介入服务的好机会。疫情防控放松,重开的花市令基层工作能顺利运作起来,全民的年味才完满。
新中轴线,天河花市的非遗摊位,在热闹中带上典雅气质。
值得一提的是,3年疫情,不算短的阶段性时间跨度。对于疫情前出生,现在三四岁的幼童,以及手抱婴孩们,这是TA们人生中第一次行花街,这个朦胧的孩童记忆,可能是其对“年味”这个感觉最初始的养成节点。
入夜的广州,华灯满上。颜色被渲染程度比日间更甚。晚饭后,多穿件外套,得出门拍照了。
老荔湾,上下九骑楼街外的临时集市摊位。
来张高位慢门,流动的人流动线走过莲香楼和妇女儿童百货公司这些老店前。
上下九、第十甫,这是西关之心所在。
东张西望,骑脖马、行花街,花花绿绿光影层叠,孩提记忆养成时。
理所应当,市民也应该感谢为恢复呈现花街、集市付出辛勤劳动的人,公安特警、救援辅助队、环卫工人、美术设计师、搭(拆)棚师傅、城管协管、交通督导员等等,未能尽录。
北京路路口,花市出入口吸引着大批市民,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力保持高度的警惕。
大逆光拍摄,北京路外的交通管制岗位,低饱和度中的老城骑楼街美感。
越秀西湖路花市,人流量大,人流控制等井然有序,辛苦了不同岗位的城市工作者们。
“行咗花街未啊?”
广州人大年初一前的一句问候语。
时令限定,感情充盈。
你呢?
摄影:黎湛均 邹卫 钟锐钧 梁炜培 冯宙锋 马强
文字/编辑:任磊斌
关键词: 这个感觉
有整有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