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多重因素影响,A股猪肉板块近期持续走高。
3月28日,立华股份、顺鑫农业涨幅超6%。此前3月27日,新五丰、天域生态先后涨停,巨星农牧逼近涨停,唐人神、华统股份大涨超5%。而在前一天,猪肉概念股36只成分股中,有30只出现不同程度上涨,其单日市值增幅,可达百亿级别。
对此,有分析认为,近期猪肉股上涨,与去化预期被放大、2月份猪企营收普遍利好有关。
【资料图】
3月25日,农业部数据显示,2023年2月,我国能繁母猪存栏4343万头,环比下降0.6%,下降幅度高于1月的0.5%,去化预期被放大,带来猪肉股上涨行情,其中领涨的是新五丰、巨星农牧、唐人神和华统股份,这些标的的共性是,2023年出栏弹性大。
另据统计,生猪养殖上市公司2月合计实现收入82.45亿元,同比上涨130.26%,环比上涨22.61%。温氏股份、新希望的2月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,天康生物、神农集团的同比增速超过200%。
此外,华创证券曾于3月14日发布报告称,非洲猪瘟的蔓延或将造成猪肉减产、猪价上升。该消息一度引发多家上市猪企股价上涨。
华创证券在报告中称,目前北方产区的非瘟病毒感染面或达到50%,预计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减产20-30%的可能性较高。华创证券预计,在南方养殖业对本轮弱毒型毒株的警惕性不足的背景下,南方疫情将早于并猛于往年,感染面或发展至50%以上。
报告同时显示,受非瘟影响,长期来看,在整个行业平均成本抬升至18元以上的背景下,预计未来的猪价年度均值会在20-30元之间高位震荡(近四年,2022年猪价最差,全年均价为18.9元/kg)。
但“非瘟或卷土重来”说法随即引发争议。多家猪企纷纷表示,非瘟情况并不严重,当前行业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已经常态化。
3月28日,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回应九派财经时称,目前并未了解到非洲猪瘟相关情况;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此前在回复投资者相关问题时表示,猪病情况不严重,对公司经营影响不大,公司股权激励的目标还是完成1850万头的出栏数量。
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牧原股份”)相关负责人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对于非瘟,现在大小养猪场都是常态化管理。“不会出现2018年那种情况。从猪价也能看出来,目前市场上还是供大于求的。”该负责人称。
牧原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,非洲猪瘟疫情自进入国内已经3年多时间,当前行业非洲猪瘟防控已经常态化,相关生物安全防控标准也逐步成熟。公司不断提升生物安全防控等级,新建、改造硬件设施,优化隔离防护制度。通过净化生产,有效提高疫病防控能力。
从目前情况看,猪价仍处于低位。数据显示,3月27日,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14.92元/公斤,下跌0.06元。猪价呈现“3连降”,国内生猪均价跌破15元/公斤。相比月初,猪价跌幅高达6.16%。
对此,中泰期货认为,目前仍处于猪肉消费的季节性淡季,鲜销走货疲软,冻品库容率已修复至正常水平,屠宰开工率甚至有回落迹象,猪肉需求短期没有明显的边际增量,难以拉动价格上行。
九派财经记者 黄梦琪
编辑 郭梓昊
【来源:九派财经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