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⬆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预警!
史上最热夏天要来了
全球气温将突破警戒线
据央视新闻消息: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气候学家20日说,受气候变化和预期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回归的影响,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创新高。
据路透社报道,气候模型表明,在拉尼娜现象持续约3年后,世界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重新经历厄尔尼诺现象。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每2至7年发生一次,中间有中性年。厄尔尼诺是
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,拉尼娜则与之相反,指太平洋该区域海水温度连续一段时间低于正常年份。世界气象组织说,当前拉尼娜现象始于2020年9月前后,目前正进入尾声,但由于它持续时间较长,其潜在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主要负责人卡洛·布翁滕波说:“厄尔尼诺通常与全球范围内的创纪录温度有关。这种情况是否会在2023年或2024年发生还不得而知,但我认为发生的可能性更大。”布翁滕波说,气候模型表明,北半球今年夏末将恢复厄尔尼诺天气条件,且有可能
在今年年底发展成强厄尔尼诺现象。
“1.5℃目标”或将在2024年失守据联合国资料介绍,为应对气候变化,197个国家于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上通过了《巴黎协定》,会上规定的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℃以内,同时努力争取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.5℃以内。
对于这个“1.5℃目标”,
目前来看状况不容乐观。欧盟哥白尼地球观测计划的报告显示,即使不考虑今年大概率会发生的“厄尔尼诺”现象,全球平均气温比起人类社会普遍进入工业化之前也已经上升了1.2℃。要想控制气温上升的幅度,就必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但现实是2022年全球碳排放量还在继续上升,所以要在
短期内扭转气候变暖的趋势几乎不太可能。气候变化威胁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通常来讲,“厄尔尼诺”现象会使全球气候模式趋于不稳定,灾害天气频发。在厄尔尼诺年,东南亚、澳大利亚、南亚次大陆等区域
可能出现干旱天气,而从太平洋中部赤道地区到南美大陆西岸可能降雨增多,意味着拉丁美洲(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)
可能出现洪灾。恶劣的气候也会
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压力。干旱和洪灾等天气会直接扰乱粮食生产秩序,而且气温持续升高带来的热力效应也会降低土壤肥力和粮食产量。气候问题还会
直接影响人的健康,联合国甚至将气候变化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单一因素,水和空气的污染、瘟疫疾病、土壤退化等问题都能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。如果不采取措施阻止气候变暖带来的干旱问题,到2050年可能会有50亿人在一年中会有一个月以上面临着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。
大家都在看#倒计时3天!等你来逛逛#瓯海这两条道路全面升级改造!6月启动施工#大手笔!瓯海拿下这些重大项目!#“五一”客流或达100万!温州南站发出出行提醒!#瓯海区委宣传部公开招聘工作人员(内容来源:央视新闻、新华社、中国新闻社等。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为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转载目的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。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)
温馨提示: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,没有经常点“在看”的,会慢慢收不到推送。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,请将“瓯海发布”加为星标,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“赞”“在看”。
关键词: